芭蕾舞劇《白蛇傳》劇照。創演方提供
7月12日晚,芭蕾舞劇《白蛇傳》在廣州大劇院精彩上演。該劇由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廣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出品,廣州芭蕾文化藝術有限公司創排演出,用足尖藝術打造寫給世界的“中國式情書”。
作為中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白蛇傳》是中國流傳最廣,同時也是國民基礎最高的經典神話故事之一。該劇自創排以來,已被列入國家藝術基金2023年度大型舞臺劇和作品創作資助項目、2022年廣州市第六批文藝精品重點扶持項目及廣州市文化和旅游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精品劇目創排-創作劇目前期扶持”項目等。
千百年來,《白蛇傳》的故事不斷被“續寫”“改寫”,更使其成為了承載東方特色和情感寄托的經典愛情傳說。廣州芭蕾舞團團長鄒罡介紹,此次,廣州芭蕾舞劇院攜手一級導演王舸對《白蛇傳》進行內核重塑和創新表達。一方面,大膽運用芭蕾舞的藝術形式,融合中國古典美學,加入更多的人物和情節,在增強故事的張力和戲劇性的同時,切合時下人們對愛情的理解與審美需要;另一方面,在已有的豐富多元的創作形式上,嘗試借鑒Sketch Show(素描喜?。┖团紕〉乃囆g表現手法,以“悲劇喜做”的形式打造豐富的戲劇審美形態,以詼諧幽默的方式傳遞東方文化和東方哲學,用更現實主義的表達為傳統的想象祛魅,探索芭蕾舞劇在輕喜劇類型創作上的舞臺新表達。
芭蕾舞劇《白蛇傳》的“新”,不僅是對故事形態的重塑,更是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揚和對“經典IP”的致敬。在舞蹈語言上,該劇兼顧形式創新與語匯創新,將中國傳統舞蹈文化元素與古典芭蕾相糅合,使以“足尖藝術”著稱的芭蕾舞的上身動作更加豐富細膩,精妙傳達人物細微的心理活動,創造出富有中國特色的芭蕾藝術新形象。
此外,基于傳統的故事框架,該劇對應現代的意識和表現手法,用當下視角觀察《白蛇傳》中人物的悲歡離合,為劇中的傳統人物形象“改頭換面”,形成更契合當下審美的敘事力,使劇中人物富有朝氣,鮮活起來。同時,該劇突破原有愛情戲的“感恩”色彩,對經典情節“反轉”處理,融入現代“敢于擔當”精神風貌,將戲劇沖突拉到極致,增加了觀眾欣賞的維度。
7月13日晚,芭蕾舞劇《白蛇傳》將在廣州大劇院再演一場。隨后,該劇將于8月5日-6日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亮相,正式拉開2023年全國巡演大幕。記者黃宙輝,通訊員穗文廣旅宣、魯娃